湯劑是最常用的中藥劑型,而商代最早創制了湯劑。
我國夏周時已有較為精致的陶器,如釜、盆、碗、罐等。商朝時在日常生活中更廣泛地使用陶器,而且有了銅器食具,這都有利于食物的加工烹調。首先陶器的普遍應用,為湯液的發明提供了實際可能,其次是,商朝藥物不斷增多,用藥經驗日益豐富,可以按病情選用多種藥物配合使用,即由單味藥走向多味藥共用,所以湯液的發明是歷史的必然。后人相襲傳說湯劑是伊尹發明的。歷史資料表明,伊尹也確與湯劑的發明有著密切關系。
伊尹是商朝人。相傳伊尹的父親是著名的廚師,伊尹受父親的影響也善烹調。據史書記載,伊尹名摯,是商湯時的宰相。湯與有莘氏通婚,伊尹為有莘氏陪嫁奴隸,因擅長烹飪,故為湯王的廚師?!妒酚?/font>·殷本紀》載:“伊尹名阿衡。阿衡欲干湯而無由,乃為有莘氏媵臣,負鼎俎,以滋味說湯,致于王道。”《呂氏春秋·克已》載有伊尹答湯王問時,曾以醫病之理,針砭時政,論證治國之道:“用其新棄其陳,腠理遂通,精氣日新,邪氣盡去,及其天年。”因此得到湯王的賞識,起用他做了右相“任以國政”。后來伊尹協助湯消滅夏桀,建立商朝,成為輔佐商湯得到天下的重要人物;商湯死后,傳到其孫太甲,太甲想要改變先王的建政要領, 伊尹便以開國功臣的身份,將太甲送至桐宮,使其了解民間疾苦,經過三年,再迎太甲回宮,并交還政權,故世人稱伊尹為商王朝第一個賢宰輔。
關于伊尹創始湯液之說,《資治通鑒》中曾記載:伊尹“作湯液本草,明寒熱溫涼之性,酸苦辛甘咸淡之味,輕清重濁,陰陽升降,走十二經絡表里之宜。”古人說“藥食同源”,伊尹善于烹調,又精通醫學,將烹調食物的經驗用于配制湯液并非難事。他可能從菜肴調配烹飪的經驗中悟出藥物配合煎服的道理,因而使他善制湯劑,這應當是客觀存在的。湯液即湯劑,其方法與烹調食物相似,即是將各種藥物加水煎煮而成,服用方便,用藥種類多可經由相互作用,促進吸收,并降低藥物的毒性或不良反應。
晉初皇甫謐(215-282)在《針灸甲乙經·序》中說:“伊尹……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……仲景論廣伊尹湯液,為數十卷。”《漢書·藝文志》有“湯液經三十二卷”,并說《湯液經》又名《伊尹湯液》。據此,后人接受了湯劑是商朝伊尹創制發明的傳說。
——丁兆平《中藥傳奇》